唐代是怎样煎茶的?

发布时间:2015-12-03

唐代的煎茶是早期品饮艺术,是唐代陆羽亲自总结实践创立的。

煎茶法是怎样的呢?根据陆羽《茶经》所述,在煎煮饮茶时,先要将饼茶碾碎,在上碾之前,先烤茶,即用高温“持以逼火”,并经常翻动“屡其翻正”,否则会“炎凉不均”,烤到饼茶呈“虾蟆背”状时为适度。烤好的茶要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散失,至饼茶冷却再研成细末。

煮茶需用风炉和釜作烧水器具,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再加鲜活的山水煎煮。煮茶时,当烧到水有“鱼目”气泡,“微有声”即“一沸”时,加适量的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否则“饮之则其味不正”;继续烧到水边缘有气泡,“如涌泉连珠”即“二沸”时,先在釜中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碾好的茶末;如此烧到釜中的茶汤气泡如“腾波鼓浪”即“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这样茶汤就算煎好了。同时,主张饮茶要趁热连饮,“重浊凝其下,精华浮其上”,茶一旦冷了,“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书中还谈到,饮茶时舀出的第一碗茶汤为最好,称为“隽永”;以后依次递减到第四、五碗以后,如果不特别口渴就不值得喝了。上面说的仅是唐代民间煎茶和饮茶的方法已可看出人们在饮茶技艺上已相当讲究了,至于上层人士特别是统治阶级,其饮茶的讲究程度就更非民间所可比拟的了。

如今,煎茶法已基本不复存在,但人们仍还可以从哈萨克族调制的奶茶、蒙古族煎制的咸奶茶中,找到它的踪影。

茶叶文化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



常见美食